“红树长不好,要去问螃蟹。”这句趣语说明,红树林生态系统复杂程度很高,要想有新发现,就要往林子里钻,要注意系统研究。我的导师林鹏院士被称为“中国红树林之父”,他生前经常提醒我们:野外调查的时间非常宝贵,要珍惜机会,在尽可能短的时间里收集更多信息。
林先生的言传身教让我印象非常深刻。比如,研究滩涂生物多样性,为了得到底栖动物种类、数量及生物量等信息,需要先把样方框内的淤泥挖出,装桶后运到岸上清洗,然后对底栖动物进行分类、计数、称重。现在,“钻林子”“挖泥巴”又成了我们对学生的基本要求。
我从1991年开始跟着导师做红树林研究,到现在已经三十多年了。我们团队早期以红树植物对潮间带环境的适应机制、红树林湿地生物多样性维持机制等基础研究为主,现在除了继续强化基础研究,也关注红树林的保护、管理、修复和可持续应用,提出了基于生物多样性保育的红树林生态修复理论、技术和实施原则。红树林是最富有生物多样性、生产力最高的海洋生态系统之一,同时又是开放程度最高的自然生态系统之一,这就要求我们在做研究时始终保持开放的心态。我目前负责的“滨海湿地生态学专题”这门课程,提倡不同专业、不同研究方向的学生积极互动、发表意见。
1993年,林先生发起成立了中国生态学学会红树林生态专业委员会,秉持着开放态度,持续吸纳着不同学科人才。近些年,中国红树林研究发展速度非常快,在全球论文发表最多的十家相关研究单位里,中国占了四家,基本覆盖了所有研究方向,我想这与红树林研究中开放合作的态度是分不开的。未来,希望更多有志于守护红树林的青年学者加入进来。
(项目团队:本报记者 张胜、吴春燕、唐一歌、马跃华、周仕兴、陆健、严圣禾、王斯敏 本报通讯员 丰瑶、邓丽云)
原载于4月26日光明日报,原文链接https://app.gmdaily.cn/as/opened/n/e6fa87c7b59b4c0eba9909891c2f5f16